1) 目的
公司致力于维持良好的企业管治 ,并实践高标准的问责制丶透明度丶公平原则及道德操守,确保不会出现任何损害持份者或公众利益的不当行为。
因此,公司制定了举报政策和制度,为雇员和商业伙伴提供举报渠道和指引,并在保密的情况下对公司任何可疑诈骗活动丶不当行为丶舞弊情况或违规行为作出举报而毋须担忧遭到报复。
2) 举报渠道
如果雇员或其他持份者发现公司有任何可疑诈骗活动丶不当行为丶舞弊情况或违规行为(如欺诈丶贪污或财务违规等)可向公司主席提交书面报告,并把资料密封後在信封上注明「只限收件人拆阅」,邮寄至以下地址,又或透过以下指定电邮提交。
3) 保密
公司将尽一切努力确保举报人的身份得到保密。如必须披露举报人的身份,公司将提前通知举报人。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例如调查已进入法律诉讼程序,公司有可能被要求或在法律责任下必须披露举报人的身份而无法提前知会。
4) 不当行为、舞弊和违规行为
虽然公司不可能详尽无遗地列出所有构成不当行为、舞弊情况或违规行为的活动,但广义而言,公司认为以下内部的不当行为、舞弊情况或违规行为应被举报,这些行为通常涉及:
- 违法活动(如欺诈、腐败、骚扰、歧视、违反安全规定等);
- 非重大违规行为(如滥用公司资源等);以及
- 故意隐瞒与上述任何事项有关的信息。
虽然不要求对所举报的不当行为或舞弊情况有绝对的证据,但应说明值得关注的原因。 如果举报是出于善意,即使未經调查证实,亦会获得重视。
5) 匿名举报
由于公司非常重视对不当行为、舞弊情况和违规行为的举报,并旨在对潜在和实际的违规行为进行彻底调查,因此不建议匿名举报。公司鼓励举报人以其个人身份表达他们的关注。
6) 保障
公司确保所有如实举报之举报人获得公平对待。公司的政策是保障举报人不会因举报而受到任何形式的恐吓丶报复或威胁。
7) 蓄意虚假举报
假如举报人出于恶意、别有用心或个人利益而进行虚假举报、公司将保留对任何人(雇员或第三方)采取适当行动的权利,以追讨因虚假举报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在适用情况下 ,雇员可能受到纪律处分,包括解雇。
8) 监督举报政策
公司审核委员会将定期监督和审查本举报政策的使用情况和有效性。在审查过程中亦将考虑雇员和各持份者的反馈意见。